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明社会现状与文官的局限(2 / 2)

加入书签

还有负责征税的西厂。

接着,就是读书人,朱由校虽然即为之初,杀读书人如麻,但架不住他一而再而三的扩招,再加上读得起书的人越来越多,所以,这些年,读书人的数量没有因为朱由校的严刑峻法而减少,反而还大幅度增加。

毕竟,就算朱由校再怎么用各种方式,如锦衣卫、东厂、亲信官员密报、都察院御史监视所有官员,还严禁贪污,严禁吃拿卡要,但当官依旧是有不少特权的,自然也就依然有很多人想当官。

这些不同阶层的人各有各的利益诉求。

因此,思想也不一样。

有依旧想让朝廷宽刑甚至刑不上大夫的。

也有想朝廷继续开疆拓土的。

对于袁可立、毕自严和新入政事堂的刘鸿训等大臣们而言,把现在的大明治理好还是很难的。

协同毕自严处理经济类政务的新晋大学士李国普此时向毕自严汇报着这样一件事来。

他更关系的是大明朝廷的利益。

虽说票拟不是圣旨,但因中枢政务繁多,很多时候,票拟最终就会成为圣旨。

所以,毕自严的看法最终也就成了圣旨。

这一天,朱由校就在闲暇之余,就恰巧翻到了这道存档以备皇帝抽查的谕旨。

朱由校因此敲了一下铜磬。

“传毕辅臣来见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