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封功臣的勋贵集团(2 / 2)
……
为了宣扬这次武功,朱由校直接一口气封了六个国公,更别提侯爵和伯爵,连不支持继续战争的王在晋都因为调度粮草有功以及击退入侵大明的鞑靼有功而被封为伯爵。
朱由校的理由是这些技术上的成就使得大明在军事上获得了很大成功,也在民生方面,于救活万千黎庶方面立下大功,自然值得褒奖,以激励天下技术改良者。
值得一提的是。
文官更别提,最多到伯爵。
当然,朱由校相信自己这么一做,熊廷弼、袁可立、孙传庭三人还会不会被文官集团接纳只怕都已成问题。
所以,朱由校这样做无疑扶植了一批在朝中有势力有实力的新的勋贵集团。
在廷推后,因在御前面议时,没让皇帝看重,而没能升官的礼部尚书李标就因此上本议论起了此事。
而朱由校看见他的奏本只笑了笑道:“太祖时,尚有文官挂公爵者,武臣徐达甚至位列中书之例,怎么朕这里就与礼不合,朕难道不是继承的太祖的江山?另外,自古便有文武双全者,怎么非得要分文武,此议真是大谬,传谕新晋功勋,敢因担心文武不分、担心礼制不合而请辞封爵或者官位者,以谄媚士林、侍君不诚论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