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洪大夫的土法消炎药(2 / 2)

加入书签

古人对于伤寒的治疗不是“桂枝汤”就是“麻黄汤”,作用就是发汗祛寒,而且还得是有钱人才能吃的起;至于穷人,能喝碗黄连汤就不错了。不过连皇帝的儿子都治不好,可见这玩意的效果。

来北海镇两年了,吴显厚见识了不少北海镇的“神药”,也知道该如何处理,于是唰唰大笔一挥,开了个“青霉素注射”,一天一针,连打三天。

眼下北海镇医院的青霉素粉剂分为三种,80万单位的给本时空人用,160万和400万单位的给穿越众用。这玩意的保质期最多就是三年,买多了囤着意义不大。

虽然另一时空里青霉素粉的价格并不贵,可赵新从广州回来后,居然提出让洪涛抽时间把青霉素的开发给搞出来。

这下可把洪涛给难住了。先头说的乙烯水杨酸还没解决呢,再搞个合成青霉素,这不要人命吗!

别说什么煮柳树皮,柳树皮提纯出来的那叫“柳苷”,从柳苷中再提取出那种相当强的有机酸,才叫水杨酸。而且水杨酸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刺激胃肠道,难以服用。另外光从树皮中提取根本无法形成工业化生产。

现代水杨酸的生产都是由苯酚与钠反应制成苯酚钠,然后在常压下通入二氧化碳进行羟基化反应,制的水杨酸盐,再用硫酸酸化制得水杨酸粗产品,再经过升华精制得水杨酸。

洪涛等了快一年,水杨酸工业化生产的问题还没解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