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7章工业新进,玉钢新生(2 / 2)

加入书签

诸葛亮虽然已经足够贴近基层了,甚至在南阳也亲自耕田,但是斐潜相信,那只是体验,生活体验,就像是什么大明星大演员,然后装个样子拔个菜,但是要真的一年到尾种地耕田么,呵呵,抱歉。

所以,说到底,诸葛亮的角度,比陈群要好很多,但是依旧站得不够低……

士族对于整个大汉,是有促进作用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同样的,士族的弊端也在慢慢的显现出来,到了当下,展露无疑。打个比方来说,士族对于大汉,就像是大脑,一开始是作为智慧基础存在,引导着大汉披荆斩棘前进的,但是现在大脑要侵占手脚的空间,然后试图将手脚全数吞噬到自己肚子里……

只有一个大脑,是无法抵御外敌的,就像是孔孟之道,文化昌盛的宋代。没有,或是缺乏大脑,只有手脚强悍也不行,就像是元代,无法长久。

因此,必须有一个度,大脑要有,手脚也要有,并且还要有铁和血。

陈群,鲁肃,诸葛亮,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感知,所以他们都看到了一部分,但是也忽略了另外的东西,而站在斐潜的角度,推动这个世界向前的,不是他们三人看到的表象,而是在表象之下的那些内在联系……

农桑解决生存问题,工匠技术则是带动了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会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利润,商贸将这些产品滚动起来,产生更多的附加价值,然后士族子弟记录总结,提供思路和方向,并且引领着持续向上攀升向外发展,这才是斐潜当下强大的根本,也是希望未来大汉能够持续下去的模式。

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每一部分都不容有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