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9章人心如秤(2 / 2)

加入书签

在这种环境下答卷,简直是对精神和身躯的双重考验。

虽然说间隔上一些距离就有一个火笼,外面是铜铁为笼,里面是装了木炭来取暖,可是为了监考方便,四周都只有半截墙,所幸的是地板上铺了较为厚一些的蒲席,在加上纯天然的原木地板,不会直接冻菊花,多少也还过得去。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手的防冻。

这个就不是所有人都有的了。

穷人只能靠自己发热,时不时用手干搓,要不然等手指头冻成了胡萝卜,那就真的什么都写不出来了。

富裕一些的,基本上都是采用小熏笼居多。麻烦考场内的巡检拿块木炭添加到熏笼之中,就可以用来暖手了。

其实古代人用来保暖的方法有很多,就像是汉武帝的金屋藏娇,就是椒房殿,原本意味就是取其温暖多子。还有专门的『中央热风』的火墙,设了『惜薪司』,就是最早的供暖办,这个火墙的结构,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更奢侈的也有。毕竟在物质匮乏的古代,面对酷寒漫长的冬天,各种各样的取暖工具与熬冬方法层出不穷,其中有一种便是顶配,直至后世都难于超越。孙枟在《余墨偶谈》记述:『天宝遗事,唐申王冬月苦寒,令宫女密围而坐曰妓围。又唐歧王每冬月,于美婢怀中暖手,谓之肉手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