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2 / 2)

加入书签

章惇只在稍微愁思了片刻,便立刻派自己亲近人去连夜调查,他更是命书办复写了奏报副本,在其下备注了自己的见解,着人送往皇城司,开封府、枢密院等事件所涉及的相关衙门也不曾落下。

由此整个大宋朝廷的相关衙门和机构就像被注入了助燃剂的引擎一般,以超常的频率极速运转了起来。

到了半夜时分,无数的初步调查情报先后汇总到了章惇的桌案上。

这个已经六十二岁,却有着远超常人——精——力的大宋铁血宰相,以他惊人的毅力和耐心将所有的奏报一一过目,然后整个事件的大致轮廓就在他的脑海中初步形成,剩下的就是进一步填充那些暂时还不为人所知的细节。

就算没有那些更细节的内容填充,以章惇的才情却也对整个事件有着近乎真相一般的推导和猜测,唯一有所出入的可能就是那些对他来说如信息盲点一般的未知。

对整个事件有了大致的推导,章惇再想做些什么也算是有的放矢。

他当即铺展折章,一篇恰到好处的奏折却是提笔而就,稍后他吹干墨迹,拢了折子,立刻命人备车,他要连夜入宫奏报官家。

这就是章惇,该稳时稳如泰山,该急时急如奔流,绝对不会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而拉胯,这就是他比曾经的好友苏轼强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