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临高角(2 / 2)
海水清澈透明,水下礁石间细白的沙子几乎清晰可辨。小艇越过临高角进入了昌拱湾,即使不用望远镜,艇上的人们也能看到伸向东南角的博铺角了。整个昌拱湾就这样被两角环抱,宽约二公里的海湾湾底平静如席,沙明水静,只有细微的白浪在岸边翻滚。
“真想在这里游泳啊。”有人说。
“以后在这里盖个高干疗养院!”
大家都笑了起来,现在说这个感觉有些荒唐,犹如一群穷人说发财了以后将如何如何。
北炜小心的要操艇的人注意不要太深入湾内,万一要射来一箭可不是闹着玩的。
“队长,这是什么山?”李军指了一下远处博铺角上绿树丛中冒出的一个圆椭型的庞然大物。
“不是山,是烽火台。”
“烽火台有这么大个?!”汽艇上的人都惊讶起来――他们印象中的烽火台都是西域丝绸之路上被风沙剥蚀的殆尽的土台。而这个台即使400年后也还有16米高。此时北炜目测它的高度至少在20米以上,45度的坡度,乍一看很象一座丘陵地带常见的小山丘。全台周身都是用片石块砌成的,内部由土夯而成。和21世纪塌毁剥落严重,长满杂树野草的荒丘完全不是一回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