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节 上海总号(2 / 2)
虽然是过渡性质,但是房屋修建的依然十分的考究。是一座现代和传统合璧的大院。倒不是为了显得与众不同,纯粹是因为现代建筑不论从使用效果还是空间利用率来说都比传统的强得多。据说设计图是出自建筑总公司某元老建筑师的生活秘书兼女弟子之手。不过众元老都对此嗤之以鼻――这不过是为了将来给自己的小秘成名成家搞得预抬身价的小把戏罢了。
赵引弓原本计划在外滩的位置上新建起威的总号,以此为出发点重建外滩。但是实地考察了一番之后发觉开发难度实在有点大:这里地质多为滩涂地,而且黄浦江因为通海,受潮汐影响很大,每日潮位差可达4米。以他现在的经济实力和本时空的商业状况,搞“新外滩”实属大跃进之举。所以最终他还是选择在目前上海县成熟的小东门外码头附近购地建屋。
上海总号依然是传统的江南大字号的门厅造型,前院可停放轿子和车马。正门上悬挂着一块黑漆大匾,上书“起威栈”三个大字――通过上海教会的关系请徐光启写得。走进正门又是一个大院,全部用石板铺地,院中只种两棵金挂。院内是三栋二层欧洲式小楼。下面是办事大厅,上面是办公室的结构。
正厅是货运局,东偏厅是民信局,西偏厅是德隆银行上海办事处。这会日近正午,正是办事的人最多的时候,赵引弓从侧面的通道直接往后面而去。
后面的院子里是成排的货仓:用来储存转运的货物和信件。赵引弓直接从通道经过,一直到第三进院落。
第三进的三排二层办公楼里集中了“海路”的“仁字号”――也就是起威镖局系统上海总号的后台部门。赵引弓在这里也设有一处办公室。
毛三生在门厅等候――他一人兼二职:即是上海总号的负责人,又是起威栈上海分号的负责人。实际就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毛三生一手掌握控制着整个江南的“仁字号”。是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为此政治保卫总局和契卡都通过了各自的渠道安插了人员对他和整个字号进行监视。
毛三生不知道自己被监控着,但是手握大权必须表达充分的忠心这一朴素的道理他是明白的。因而他自从被委任为上海总号的负责人之后,就托人把在江西的家眷都搬到临高去居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