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节 新鲜出炉的南洋公司(六)(2 / 2)

加入书签

议题非常大,但又很空泛,却是南洋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指导思想。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怎么干,都得从今天制订的这个历史性文件来找依据。不太准确的说,这就是未来南洋公司的《基本法》。

“先生们,我们南洋公司的未来,就在今天的议题中了。”周围说道,“我先大概阐述下对未来经营我的基本看法。”

毋庸置疑,南洋公司的蓝本是这个时空最流行的各种“印度公司”,从荷兰人发起成立第一个东印度公司开始,欧洲各国竞相成立以殖民和贸易为目的的“东印度”和“西印度”公司。这些公司尽管大多经营情况各异,但是从当年风头最急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到最后退出历史舞台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无一不在亚洲和美洲留下了各自浓重的笔迹,影响更是深远。英国东印度公司更是开创了以一家商业公司统治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整个次大陆,掌控几十个土邦的政权,压榨几亿人口的前所未有的先例。

不论是先驱者荷兰东印度还是后来居上的英国东印度,都是周围这些人的羡慕和仿效的对象。

比起行政机构来,一家公司的所作所为自然要“宽松”的多。可以完美的按照“法无禁止即可”的原则进行。差不多就是什么都能干。比起受到元老院控制和指挥的殖民贸易部来说,南洋公司可以说是彻底卸掉了枷锁,轻装上阵。

南下派和周围绘制的南洋公司蓝图非常大,从印度、澳大利益、南北美洲……但凡有海岸线的地方,几乎都有元老的觊觎和相关的开发计划。不过不过饭要一口口吃的道理还是明白的。眼下南洋公司的实力也不容许他挥霍,只能从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入手。

所以什么诸如美洲、澳洲、新西兰,甚至包括印度,都被周围从计划表中剔除出去了。要同时在这么多地方开分矿,别说他这个空壳子公司办不到,就是元老院押上全部的资源也做不来。

“……说白了,元老院和政务院现在愿意开这个口子,还是苦于物资不足的原因。原来的殖民贸易部不能满足需求。所以放开了让咱们试一试。我的看法是:要尽快获得收益――这收益还是得是立竿见影的。时间过得可是飞快的,要是到明年这会还在搞布局设点开基地,我们这公司就算黄了一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