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6准备就绪(1 / 2)

加入书签

「增大口径,增加装药量。」

这个念头瞬间就出现在他脑海中,因为在魏广德的印象里,西方这个时期除了大量装备轻型的火绳枪,还有一种需要支架的火枪,一般被称为重型火枪。

这种火枪使用更大口径的弹丸,更多的装药量产生更大的破坏力。

之所以会有两种火枪同时列装部队的情况,其实也是和这个冷热兵器交汇的时代有关系。

不仅是在大明,西方此时士兵也没有放弃沉重的铠甲增加对自身的保护力度,所以普通火枪其实难以打死打伤有重甲的敌人。

所以,这种增大威力的重型火枪就诞生了,也可以理解为这就是后世反器材狙击步枪的鼻祖。

在后世,一说起明朝的火铳,一般都称为鸟铳,视为一种武器。

但实际上,后世人们议论的明朝鸟铳,更多的是指赵士祯改进研发的鲁密铳,一种在当时非常先进的欧洲火器。

而现在明军大量生产装备的鸟铳,其实是以葡萄牙人携带的轻型单兵火枪为主研发而来。

虽然有些文献资料提到明朝鸟铳的研发,更多还是受到日本铁炮的影响,但实际上明朝和葡萄牙人接触更早,而且通过海战更能获得葡萄牙人的武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