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东江岛的粮来了(2 / 2)

加入书签

“今年过年倒有着落了。”

“能不饿死人就好。”

“是!”

这里的女人,便没有没男人的,哪怕是自己的男人死了,也会立刻找上一个,不愿找的都离开了东江岛,至于孩子也并不多,多数是千方百计带到岛上来的——东江岛说来并不大,不过是一座小县城的大小,附近还有几座大大小小的岛屿,上头都住了守军,这里生活着的女人主要都是守军的家眷,而守军则全都是辽东的逃民。

自从建贼起势,侵占了辽东之后,辽东的汉人有不愿为奴的,也有禁受不住摧残的,陆续都往外逃走。这其中往西的,甚至有逃去通古斯方向,往东南的则逃入高丽境内,此时高丽西面的几座大岛,汉民甚至有反客为主的,达到了汉七鲜三。而位处在高丽和敏朝之间,在鸭梨江东高丽湾的这座东江岛,也正为这些逃离建贼的辽民提供着宛若灯塔一般的作用,只要东江岛仍在,饱受铁蹄□□的辽民便还有一丝希望,逃到东江岛去,不论是往高丽种田,留在东江岛抗击建贼,还是设法前往祖国敏朝的土地上重新谋生……只要东江岛仍在,他们就还有个奔头,就还有个去处,东江岛,就是如今辽境敏军最后的火种。

也因此,东江岛被建贼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却又因为不善水战而颇有几分无可奈何。而东江岛的人马抗击建贼的意志是最坚决不过的——现在留在东江岛的兵丁,几乎都和建贼有生死血债、不共戴天。他们留在东江岛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要用自己的生命为死去的家人复仇。

而这些愿意嫁给兵丁们的妇女,她们的意志也是最坚决的一批——东江岛上很少有原配夫妻,因为这座小岛的原住民极罕见,而逃民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完整抵达此处的,大多数携家带口的汉民,都会选择转入中原或者高丽继续耕种为生,而选择了留在东江岛嫁给士兵的女娘,大多都没了家人,其目的也相当的明显,那就是要杀鞑子,多多的杀鞑子,即便不能杀鞑子,也要给这些杀鞑子的人提供后勤上的帮助。还要让后代传承他们复仇的使命,永永远远地和鞑子战斗下去,不死不休。

但,复仇是长期目标,而人毕竟是要吃饭的,东江岛本是个贫瘠地方,岛上的沙石地几乎无法耕种,这里原来只住了一些渔民,便是逃民来了这里,也无法变出黑土来,而此处和敏朝的联系又相当的不便——补给的船只由于船速慢、火力弱小,很容易便沦为海盗和倭寇垂涎的目标,因此东江岛获取的补给,更多地还来自高丽朝廷的援助,以及现在寓居于高丽两道中的汉民自发的奉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