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点兵点将,整装待发(1 / 2)

加入书签

打从清末以来,各国洋钱纷纷入市,朝廷币制极其混乱,而东三省情况尤甚。

仅仅是市面上最常见的货币,就有奉大洋票、哈大洋票、高丽银行的金票、东洋的军票和日元,彼此间的汇价忽高忽低,让人根本摸不着头脑。

若是再算上各省发行的官帖,各大商会、商号发行的私帖、前清遗留下来的老钱儿,币制简直乱得不能再乱。

如今,信用最好,最值钱的,还得数哈大洋票。

不凭别的,就凭哈大洋票的票面上写着“即时兑付”的字样,可以在哈埠等值兑换银元。

此外,哈大洋票背后有国行、交行、以及东三省官银号做支撑,因此在京津和江左等地也常有流通,但想兑换银元,只能在哈埠进行交易。

同时,为了确保哈大洋“凭票兑换”的信誉,数以千万计的银元被调往哈埠,硬生生堆出了一座远东国际金融中心。

但此举也造成了吉、奉两省的银价上涨,给钱庄的掌柜留下了牟利的空子。

十元哈大洋票,在哈埠可以兑换十枚银元;但这十枚银元,在其他地方几经倒手,却能换成十一元哈大洋票;此时再动身前往哈埠,则又能兑换出十一枚银元。

如此循环往复,便可从中谋取暴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