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杏(2 / 2)
“一文钱一斤收那山杏?”吴婶子和孙大都有些吃惊。
他俩是村中给程颂做工时间最长的,对这小东家也有些了解,知道他很是良善心软,不过一文钱一斤给得也太多了。
往年两文三斤还得是担到长宁县中,让人挑挑拣拣之后才能卖到的价钱,只是这杏都是野生野长,卖多少就赚多少,佃农们也没嫌价低。如今程颂居然要一文一斤地收,那杏子也算不上好吃,这是上赶着当冤大头啊!
拒绝了帮工们劝退的好意,程颂表示自己买这杏是用来加工的,不会亏本,让他们放心去摘即可。
听说不是直接卖,吴婶子他们也不劝了,程颂做吃食的本事他们是见识过的,兴许他真有法子把这酸杏做出些名堂呢?
晚些时候画砚去通知的几家人也都跑来和程颂确认他是不是真打算一文钱一斤收杏,也发出了和吴婶子相同的规劝。
程颂也不嫌烦,挨个向他们解释,只管去摘,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尽量按照样品的成熟度去摘,太小太青的还需再等些时日,他会一直收到这些杏子过季。
得了程颂的准信儿,这些人家也等不及第二天了,趁着天没黑透就先上山摘了一轮,再过两三天就该麦收了,未必天天都有时间上山,赶紧把快熟的都摘回来。
↑返回顶部↑